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二章 可控核聚变 (第3/6页)
氘-氚运行实验,使用6:1的氘氚混合燃料,受控核聚变反应持续了2秒钟,获得了0.17万千瓦输出功率,q值达0.12。 1993年,美国在tftr上使用氘、氚1:1的燃料,两次实验释放的聚变能分别为0.3万千瓦和0.56万千瓦,q值达到了0.28。 1997年9月,联合欧洲环创1.29万千瓦的世界纪录。q值达0.60。持续了2秒。仅过了39天,输出功率又提高到1.61万千瓦, q值达到0.65。 三个月以后,日本的jt-60上成功进行了氘-氘反应实验。换算到氘-氚反应。q值可以达到1。后来。q值又超过了1.25。这是第一次q值大于1,尽管氘-氘反应是不能实用的,但是托卡马克理论上可以真正产生能量了。 在这个大环境下。中国也不例外,在70年代就建设了数个实验托卡马克装置——环流一号(hl-1)和ct-6,后来又建设了ht-6,ht-6b,以及改建了hl1新建了环流2号。 有种说法,说中国的托卡马克装置研究是从俄罗斯赠送设备开始的,这是不对的,ht6/hl1的建设都早于俄罗斯赠送的ht-7系统。 ht-7以前,中国的几个设备都是普通的托卡马克装置,而俄罗斯赠送的ht-7则是中国第一个“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那什么是“超托卡马克装置”呢? 回过头来说,托卡马克装置的核心就是磁场,要产生磁场就要用线圈,就要通电,有线圈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