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的航运集团 (第3/5页)
厂的格局,别的不说,这朱志尧的办公室便如工棚一般,简陋却干净,可见是个创业型人才,又有自己的格调。 “江南船坞?我准备将江南船坞改为江南造船厂,在长兴岛建新厂,老船坞则逐步改造,为将来造大轮船考虑。黄浦江边吃水浅,要是同时开造几艘数万吨的巨轮,只怕要受到限制,所以长兴岛的新船坞要赶紧修。” 李安生稍微透露了一下,将朱志尧唬的一愣一愣。 同时开造几艘数万吨的巨轮?这不是在白日做梦吧? 要不是他亲眼看到了李安生的官印告身,以及那巨额存折,他立即会嗤之以鼻,这是在痴人说梦。 一省巡抚说大话,也不好当面拆穿。 黄浦江边虽然水浅,但是十万吨排水量的巨轮建造还是不成问题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就不是内行人,这是门外汉,而且是在乱弹琴。 即便是江南船坞,都没有造过超过5000吨的轮船,更何况万吨轮? 这不是有银子就能造的,要有订单才行,还要有技术力量,哪怕有几个老师傅也是好的,可从只能修造几百吨上千吨的小轮船,到迅速成为能够建造万吨轮的大船厂,这个跨度就有些大了。 可以说,上海滩四十余家船舶修造厂,还没有一家有这个实力,或许暂时也没这个野望。 上海最大的船舶修造垄断工厂,英商耶松船厂与详生船厂合并的耶松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耶松船厂),暂时也没有这个实力,能够建造万吨轮。 基本上能够建造万吨轮船的都是世界知名船厂,万吨轮可真不是那么好建的,或许在李安生那个时代,几个乡下小船厂都能捣鼓一条万吨轮,可在这个时代,却不是一般的困难,受制于工业水平啊。 “听说轮船招商局准备在江南船坞订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