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59节 (第7/7页)
讲流水账,而是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在给出答案,介绍这些朝代的政治得失。 这种对历史的评价自然是众说纷纭,反正眼前的教材都是几十个大臣和鸿儒超了两三个月的结果。 最后的格物教材是最没争议的,因为整个编纂过程基本上都是翰林院那帮科研狗的独角戏,最多让几个传教士参与,又给礼部润色审核一下,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第55章 小学(下) 光烈三年,十月初 南京礼部下辖的新衙门,督学司,正式揭牌。 虽说新建的五百所小学在管理上归属朝廷和礼部,但名义上依旧属于“皇室财产”,毕竟是由皇家内帑出资建立、经营的。 故而督学司虽然是礼部下属衙门,但要接受宗正府的大宗正吴王朱以海监督执行,每年的账本,要交给大内,皇后王芷审核通过。 说起来朱由榔自家媳妇的任务是越来越重的,除了后宫事务外,还得管启民书社、海务公司的皇室股份,现在还有督学司的账本。 一开始王芷建议可以让些内侍帮忙管起来,但朱由榔实在是对太监比较膈应,如今宫里还保留些内侍,也只是怕把这些太监放出去,他们没有谋生技能,估计会饿死。 故而朱由榔虽然没有废除太监,但也从不新招,太监制度不仅仅是在观感上极不人道,更重要的是,很容易养成不良风气。 直到清末,都有许多穷苦人家的孩子为谋生路,自行阉割,想谋求入宫。 这对于一个健康的民族而言,很显然不是什么积极向上和进步的文化。 可随着政局稳定,朱由榔又积极谋求皇室从封建贵族的领袖,逐渐转变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这一过程中,宫廷事务依然非常繁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