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8节 (第2/8页)
大同镇东北面的阳和卫,自家兄弟姜瑄也能拉动三四千人。 但从锦衣卫方面情报来看,清军此番光八旗就动用了过万,还有三镇新军,合计四万余众,而且届时大军一至,宣府那些本就摇摆的小军头也会直接倒戈,等清兵抵达大同,少说也有五六万了。 所以姜镶心中还是倾向于撤往陕西,孙齐信屏退左右后,又对他说明了明廷方面的态度。 只要他这边一动手,南面便会从川东同时发动,令豪格、吴三桂无法北顾,此时将入夏季汛期,姜镶只需要借助黄河天险,关中盆地形胜,锁住潼关,纵清廷十万大军,又有何惧? 而且同时,南边明军湖广、江淮各部同时动作佯攻,四川攻势连连,清廷能分出多少人来? 若是在西北站稳脚跟,西可通甘肃,与和叶尔羌汗国、准噶尔汗国取得联系,向南可以配合湖广云贵,光复四川,将豪格、吴三桂围杀在四川盆地之中。 一举光复西北、西南,这功劳不比李定国差多少吧?只要自己起事,明廷那边就不吝惜一个军都督和国公爵位,若是日后依靠西北地利,在北伐之时立下大功,封王也不是不可能嘛。 李定国、李过那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威风,不比尚、耿那般口称奴才强? 当然,虽然他自己这么想,但其实朱由榔根本就不指望姜镶真能有李定国那般本事,只要能把主力安全撤入陕西,就阿弥陀佛了,至于日后,收复四川,打通西北联系后,还得派个有本事的过去坐镇。 但最起码此时,朱由榔还是相当慷慨的,一道加封晋国公,拜光复右军都督的圣旨,加盖印玺,给送了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