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8节 (第1/8页)
“无妨,将军能守则守,若不能守,亦有退路。” “在下听闻,将军兄长正在陕西榆林为总兵,若是清军兵锋太盛,难以抗衡,何不通过策应,将大军撤入陕西,届时依靠关中形胜,易守难攻,雄踞西北?” 第23章 山西惊变(上) 在明初的洪武、永乐时期,是不存在所谓九边的,那时候,明军是主动进攻的一方,明军在漠南有大量卫所,如东胜、大宁,过半地带都处于塞外。 但永乐之后,情况就变化起来。 仁宣时期,明廷的对外政策逐渐收缩,漠南地区诸多卫所大部分内迁。 紧接着叫门天子横空出世,直接把明廷北方最大的野战兵团一波送掉,明军再无深入大漠的能力,转入被动防守。 到了这时候,所谓九边重镇才逐渐形成,而九边当中,又可以分为三段,西段陕甘的榆林、固原、甘肃、宁夏四镇,中段山西、大同、宣府,东段的蓟镇、辽东。 而姜镶三兄弟,便能对其中榆林、山西、大同、宣府四镇有巨大影响力。 可以说扼住清廷北面咽喉,是名副其实的腹心之患。 但这并不意味姜镶便能和清军正面匹敌,他要真有这本事,也不至于当三姓家奴,早就自立为王了。姜镶虽然在名义上可以辖制宣大、山西兵马,但事实上,此时在山西的绿营兵马纷杂众多,大部分和他没关系,他自己真正能够勉强控制住的,只有大同。 大同镇内,他的三个亲信部将,刘迁、牛天光、胡国鼎,合计能有八千多号人,再加上他自己本部的三千亲兵,便是全部力量了。 除此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