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63节 (第5/7页)
关系进去。 而现在,明廷却是展现出意外的开放态度。 朱由榔觉得居住没问题,但前提得有“绿卡”,在大明官府登记备案,并且明确目的和行动范围,遵守大明的所有法律,并且照章纳税,你跑到南京来住都行,最好再多消费消费,带动经济,当然了,以这时候洋人的生活水准,朱由榔很怀疑他们的消费能力。 船舶重工公司里面,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原郑氏工匠,以及海军里面的原郑氏集团各色士卒等,倒是不需要绿卡了,他们直接登记为正式的大明子民。 于是乎,这些澳门的葡萄牙人,恐怕将成为第一批拥有“大明绿卡”的外国人。 原本瓦希基是做好长期拉锯,甚至撒泼打诨的准备的,没想到第一个谈判内容,就让他心动了。 额,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 葡萄牙人最早进驻澳门,不也就是为了一个贸易中转地吗?既然能合法的进行,还能受明廷官方保护,何必在这澳门的小渔村里窝着呢? 到时候完全可以建立一家商务公司,进驻到广州、泉州,甚至南京去做生意嘛。 唯一不足的,就是以前不用交税,现在却是要和大明的民营行社一样,给明廷交税,贡献财政了。 于是乎,第二条谈判内容,就是关于葡萄牙人对华贸易的。 陈贞慧表示,明廷允许葡萄牙商人在华投资,但必须先在理藩院备案后,于督商署注册企业,并规定,外资公司必须要有三成以上的股份,向大明本土融资。 也就是说,大明允许葡萄牙直接在内陆投资建立商业公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