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7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70节 (第6/7页)

余,已经被消耗一空,不仅如此,朝廷还有约一千万的各式国债,需要在未来五年内,连本带息的偿还。

    同时,战时先后超过六十万民夫参与支前运输粮草、军械,朝廷许诺过他们,战后可以凭此减免赋税,也意味着从光烈八年以后的一到两年内,江南各省的农税收入会不同程度降低。

    朱由榔知道,无论如何,哪怕再困难,砸锅卖铁,也必须要兑现“军士奖赏抚恤,农夫支前减税,国债本息偿还”这三个承诺。

    否则,朝廷的什么新政,什么政治信誉,就是个狗屁笑话!

    仗打赢了,但幸福的烦恼紧接而至。

    这毫无疑问,是对着已经经历了八年抗清中兴战争的明廷执政团体,一次全新的考验。

    但朱由榔对此并不担忧,经过这么多年锻炼,他早非当年的政治雏鸟,知道该怎样应对,早在北伐尚未完成时,就已经对此多有腹案。

    光烈八年四月二十,朱由榔离开关外,自陕西入关,在此先后接见了文安之、姜瑄、万练等军政班子。

    当在西安城外,看到已经有些步履瞒珊,两鬓霜白,依旧朝着自己俯首恭贺的文安之,朱由榔连忙上前扶起,感慨万千。

    “这些年,实在是辛苦文卿了,常人都说,北伐建功,首推‘两李’,可依朕看,铁庵公(文安之号)功绩,方为彪炳于世!”

    天子此番恳切,令年已花甲的文安之老泪纵横

    这话还真不是朱由榔夸张

    文安之今年已经六十有二了,虽然对方在大事上,无论是能力,还是立场、忠诚,的确都是一位让人放心的持重老臣,否则朱由榔也不会将川陕、河套、山西的江山半壁军政大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