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7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70节 (第5/7页)

度两司通判,分别负责处理关外的部落问题,以及都督府财政支出。

    考虑到不同于关内,安北都督府无法从本地直接获得税赋供给,故而还另有管理部分关外通商关口的权力。

    但即使如此,事实上整个北方的新建边军体系,都还是需要财政供养。

    按照内阁和财部,与枢密院的初步核算,整个山西、陕西、北直、辽宁、安北、云南六都督府,合计大约要供养常备边军十八到二十万之间,加上其他非常备的民兵,在服役的时候也是有薪水,并且还要由朝廷供粮的。

    每年大约消耗财政一千八百万元,以及约二百万石粮草,这还没有计算运输损耗,毕竟此时南方才是正经产粮区,北方能自足就不错了,遑论供给大军?而大运河只能送到天津,后面运输至山西、陕西还是要走陆路,算起来粮草损耗恐怕还要再增加一百万石以上。

    但即使如此,一众内阁、朝廷大员们还是松了口气。

    相较于过去一年多北伐所消耗的财政数字,这点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据财部初步统计,自光烈七年到光烈八年,大约一年半左右的战争中,朝廷大约消耗了六千八百万元的军费,以及约八百万石的军粮。

    超过光烈七年全国财政收入总量

    而且,花钱的地方还没有全部结束,战后还有大量战争中的伤亡需要抚恤,功劳要赏赐,同样是一笔巨大开销。

    乐观估计,这笔钱大约是两千万上下

    好在,这场战争的经费,明廷并非临时才开始筹措,早在光烈四年以后,就开始每年截留部分财政收入“封桩入库”。

    但即使如此,也意味着过去四年积累的财政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