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58节 (第1/7页)

    在此之前,明军光复江南以后,一方面意味着大明从濒临灭亡(准确来说是已经灭亡)的境地重新拉了回来,至少可以和北面分庭抗礼。

    但另一方面,也导致“偏安”思潮的流行,尤其是许多江南文人,对于北伐收复中原缺乏支持,甚至反对,害怕到时候连眼前的形势都会丧失。

    毕竟自古以来,南方统一北方的案例实在是罕见。

    很多人心中,现在的朝廷更类似于东晋、南宋那般局势。

    但好在这种思潮还没有广泛传播,毕竟明朝不是宋朝,社会的整体风貌大不相同,体现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就是年轻士人大多比较激进,谁要是敢明面上谈什么“偏安”,估计房子都要被人点了。

    这次川陕大捷,可谓一针强心剂,陕西已经属于北方了,拿下川陕,就意味着光烈朝已经不完全是一个偏安的南方政权了,彻底将社会中“分江淮而治”的思想涤荡干净。

    不过对于看报纸的商人而言,他们更在乎内阁刚刚发布的另一条法令。

    月初,随着度田初步完成,江南士绅集团利益受到沉重打击后,朱由榔终于在“大棒”之后,拿出了“胡萝卜”。

    内阁正式颁布新的《行社法》

    新法规定,凡经营规模达百两以上,人数五人以上的商业组织,需在府衙报备,发放行社牌照,确定股权关系,成为官方认可的商社、商行。

    这看似是在给商人增加麻烦,但事实上,背后配套的政策却不止如此。

    确立商业行社制度后,首先是废除了过去的贡调制,也就是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