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2节 (第5/9页)
物呼之欲出。 金采充分运用了自己多年浸yin通俗文学的功底,带着两三个翰林院同样精通此道的文人,开始奋笔疾书。 第一版《启民报》,既没有刊登什么朝廷政策,也没有搞科学普及,而是连载小说。 他亲自捉笔,写了一本《皇明忠烈传》,在报纸上连载,一次一个章回,写得便是朱由榔登基以来,麾下文武抗清的故事。 当然,由于此时通俗小说的风气,写得相当玄乎,和事实差距颇大,跟三国演义似的,但老百姓就爱这一口啊,尤其书中的事情就是这几年发生的,大部分人都还在,老百姓天生就是爱八卦的,更加推动了故事的讨论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金采先让书社把第一期刊印四千份,也不忙着发行,而是先让书社花两千多两银子,把南京城中各酒楼数十个当红的说书先生买通,让他们讲上这《皇明忠烈传》的前几回。 明代市井文化深厚,哪怕一般市井百姓,也喜欢听写戏曲、评书。 数日间,《忠烈传》马上风靡全城。 评书本来就是市井百姓们最喜欢的战争传奇故事,而且还是关于本朝君臣的故事,天生就带话题属性,很快吸引了一大批听众,而后其他酒楼、画舫自然闻风而动。 到处都在讲什么“丽谯楼真龙显圣明,罗浮山智伏李佟将”、“闻敌情大义结西军,圣天子歃血龙场驿”,老少咸宜,贩夫走卒聊天的话题都是大明第一猛将是谁,孔有德、尼堪如何如何可恶。 江南百姓本就备受清军压迫,如今突然出现以抗清为题材的评书,如何不火?纷纷代入其中,替忠臣良将欢欣鼓舞,为汉jianian鞑子咬牙切齿。 金采这才把第一期发放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