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色 (第2/4页)
好的画心上一次底色,将那些画心碎片之间的拼接痕迹给抹掉。 由于四表舅刻意保留了部分陈旧痕迹,让书法作品古意盎然,因此那些天然的古旧痕迹,就成了补色这一关的难度所在。 痕迹颜色有深有浅,补色的时候,要将这种深浅明暗的效果过度保留住,而且要让观者无法察觉,这就需要一些能力了。 好在周至经常干这活,国画和书法在开始的时候,经常也会先铺设底色,尤其是国画,还经常在画作的前后刷色刷矾,以矾晶点洒,在纸面上制作出墨色在水中晕染分离的天然效果。 这些cao作四表舅经常让周至代劳,因此周至并不陌生。 小心翼翼地将底色补齐之后,整个法帖的画面基本就已经能看了。 第二步是补墨。 补墨就是将笔画中的断裂和残缺,用墨水给填上。 同样的道理,墨也必须是用传统手工制作的,而且理论上能用到和原作相同的墨是最好。 不过那是不可能的事儿,宋代名家书画一般喜欢用廷珪墨,潘谷墨,这些在一千多年前书画的创作年代就是百金难求的东西,更何况现在。 因此只能是在近代,比如清墨,甚至现代手工墨的基础上,根据修复家自己珍藏和反复试验过的“验方”,添加鱼胶、冰片、龙麝、甚至松香等添加剂,调和出发色、浓淡、胶感,均和当时用墨尽量靠近的补色墨。 剩下的一道功夫,就是补色的时机。 整个中国字画修复装裱过程中的粘合剂,就是一款浆糊,特制的浆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