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9 (第3/4页)
物本乃自生,方有‘自然’之形。” 这话一出口,孙泰不由一愣,这跟“崇有论”的本意似有抵触,却又一脉相承,并不好辨。想了想,他才道:“水在地之谓川,蒸之谓雨,凝之谓冰。同一物性,却生变化无常。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此乃道也。” “无也,岂能生神哉?道故不能使有,而有者常自然也。物所由而行,故假名之曰道。”裴褚一挥羽扇,冷冷笑道。 名教出于自然,还是高于自然,是魏晋名士最常争论的话题,也是儒和道之间的高下之争。不论是何王还是竹林七贤,都更偏重自然,崇无见真。而已裴頠、郭象为首的崇有派,则更看重名教,认为这些放诞之徒摧垮了社会根基,若是没了理教约束,自然也就没有社会本体。 因此在看到这部著作之后,两派自然也会生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可惜孙泰清谈功力明显逊于裴褚,只是几句,就被抓住了要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第一章所书,若是以“假名之曰道”来解,岂不正中要害?裴褚这一击,狠准异常。 见孙泰一时语塞,他施施然扭过头,对梁峰笑道:“子熙,之论,当做何解呢?” 梁峰微微一笑:“经中所说‘虚妄’,乃是空,而非‘有’、‘无’。” 这是什么意思?不只是裴褚,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毕竟相传乃是佛祖入梦而来,而梁丰,正是它的唯一记载人。那么他的解释,自然也就是解读的重要依据。 “天上有月千江月,敢问江中有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