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百四十一章 经科史科 (第3/4页)
史经验,这才是学习经世致用的办法。 所以林延潮一日讲经,一日讲史。 经科学习四书五经,与平日理学儒师讲课差不多。 至于史科,则注重理论和实践契合,论历朝历代兴亡得失,主讲经世致用之道。 授课后林延潮会进行答疑,每日只限答疑五道,答疑后再布置功课。 经科功课是时文,史科功课则是策问。 次日林延潮将择门生中写得较出色数人的文章进行点评。 这些大体就是林延潮授课的安排。 每日课后,陶望龄,徐火勃二人,以及数名门生,他们会将林延潮课上所讲列一份讲义。 讲义里主要是林延潮所讲事功经学,史书议论,也有与门生的对话,解惑之言,类似于论语这等。只是在解惑之中,让门下学生附上各自心得,相互探讨印证。 每篇编写好的讲义,林延潮开始还会过目一二,后来就直接交给陶望龄,徐火勃二人去办,供给门生们抄录。 这篇讲义就名为《学功堂杂论》,弟子白天没听懂的,都可以借来摘抄,至于外头无缘拜在林延潮门下的士子们也是争相研读。 《学功堂杂论》大约两日一出。 这结合了林延潮经学史学见解的讲义从林延潮门下,到有志于林学的士子,最后连京城士子也是争相读之。 一份讲义竟洛阳纸贵了起来。 甚至不少商贩闻得商机,雇人在学功堂里将《学功堂杂论》先行抄录一份,然后立即用书手抄录,或是到书坊刻之,然后去京城的书肆,书坊里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