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六百四十一章 经科史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百四十一章 经科史科 (第2/4页)

看着众士子们听自己讲经学时,那等渴望求学的眼神,心中也不由的触动。

    千百年前,孔子杏坛讲学时,不知是不是如此?

    自己当年在华林寺见颜钧讲学,心底羡慕,当时自己心想圣人以中正仁义自处,再以师道行于天下!

    自己或许有一日能如颜钧一般吧!

    讲学十几日后,林延潮将将事功学所学,分经学和史学两类。

    历史上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授弟子,并将弟子分为四科,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这也是后世所称的孔门四科。

    德行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有宰我、子贡;政事有冉有、季路;有子游、子夏。

    而林延潮则是将事功学分作了经科,史科。

    理学对读史不那么看重,朱熹曾说过,看史只如看人相打,相打有甚好看处。所以理学主张经经二字,也就有了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之说。

    后世清朝举人不读史书,反问太史公是哪朝进士的大笑话。

    林延潮则对此表示严重反对。

    读书求学也是要有理与气,道与器之分。

    比如经是道,那么史就是器。

    事功学推崇经世致用,那么就是道要学,器也要讲,如果六经是内圣之道,那么历朝史书就是外王之学,记载了历代帝王躬践的办法。

    理学言道而不言器,如同经学读得再多,你一肚子道理,但若不与史学结合在一起,能有什么用?唯有经学与史学结合在一起,以史学补经学之短,寻找其中历史规律,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