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田_0410 农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410 农民 (第4/6页)

  却不知,再高的菜价和再高的大米并不是田间地头的粮食和蔬菜价格。这是个流通至上的时代,谁掌握了渠道,谁就能够有着绝对的发言权。

    像粮农统购统销的年代,国家对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低于其价值,而卖给农民的工业品高于其价值——这就是所谓“剪刀差”。

    “剪刀差”实际上是一种“暗税”。

    农民向国家除了缴公粮、土特产乃至过年农民都舍不得杀的生猪都被各地的供销社收购走当成农民的“明税”,还上交了“暗税”。

    从实行统购统销到改革开放期间,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方式从农村掠夺了差不多七千亿元的总价值——这是九十年代的统计数据!

    只怕换算成现在的价值,早已不只七万亿、七十万亿都不止。

    除了财富,农村更有无数因为夸大产量。粮食被过度出口而导致之后三年自然灾害中饿死的冤魂!

    之所以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国家掌握着农产品销售的渠道。

    而今。这渠道放开了,但是农民却更是被隔离在了分享价值之外。

    单纯的农民并没有掌握住产品的渠道——除非你把那种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去销售的模式也称为渠道。

    单边信息导致的结果,使得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民无法获得相应的知识——哪怕只是农粮产品的价格。

    当城里的大白菜一块钱一斤的时候,有些运输不便的地方,这大白菜照样会烂在地里。

    谷贱伤农,菜贱伤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粮食价格尚且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