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410 农民 (第3/6页)
入汇总起来,更要堪称一个天文数字。 这不是靠着自己刨地垄沟就能解决的。 就算全村群策群力,不计成本的付出,只怕这样的金额看着就足以给每个人带来一股窒息般的压力。 集体经济的时代,可以靠着由上而下的政令不费一毛地就让农民无条件地按着上级的意愿发展。可是在这个所谓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价值体系已经变得荒漠化的农村,即便这样的政治命令都已经不能产生太好的效果。 真的有不符合社会常情的政令,那自然就会有阳奉y" />违的做法。 就像某粮食大省,每年双抢季节各级政府都严防死守,以免当地农民在收获粮食以后防火焚烧秸秆。 只是,一味的限制,却不给提供解决之道。适逢干旱少雨的季节,麦秸更是因为覆盖着蜡质无法很快腐烂,外加着还田的秸秆更容易成为农业害虫的温床。 尽管焚烧麦秸会有各种副作用,但是在不能解决秸秆利用的前提下,农民还是无奈地燃着了地里的秸秆。 行政命令强行禁止,那好你抓了年轻的,那干脆就让孩子和老人去防火,你有本事就去抓! 不能给农民带来益处的行政命令尚且如此,更何况自己一个“连地垄沟都没爬过几圈的毛孩子”说的话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时代不同了,市场化经济下的农村生活远没有想的那么美好。 首要的问题就是收入问题。 城里人抱怨着超市、菜场的大米蔬菜都在不断地涨价,抱怨黑心的农民使用大量有毒的农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