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05节 (第3/6页)
旁边的物理专家也说道,“这就是拿噱头去申请经费,但也是可以理解的,西海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很小,还主要做超导的研究,根本申请不到基础研究项目。” 其他人也跟着点点头。 很多领域的研究就是这样的,大项目都是顶尖实验室在做,小的实验室研究所很难申请到大项目,甚至就连几十万的小项目都不容易。 但是,小的实验室也是需要经费的,否则根本没有办法展开研究,就会想办法申请一些特殊项目。 交流重力的项目就属于这个类型。 专家一看就明白情况,但有时候也会让几个项目通过,否则小实验室一个项目都没有,里面的研究员们就真是无事可做了。 这也是对于科研人员的支持了。 真的只是支持…… 即便是审核项目的专家,包括胡江峰,都不看好项目能有什么成果,一个是因为普通实验室的研究员水平有限,另外就是项目经费太少了。 超导的理论研究是一个大方向,每年划拨的经费就可以说是海量的。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首都大学的基础科学中心,申请了个‘高温超导材料与机理研究’的项目,一口气就拿走了一亿八千万的资金。 想想。 同样是超导的基础类机制研究项目,一个获得了近两亿的经费资助,另一个总经费只有两、三百万。 两者的差距不能以道理计。 后者的总经费甚至赶不上前者做一个大型实验的耗费多。 胡江峰扫了一眼报告,脸上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