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激辩诸儒【二合一】 (第7/10页)
例“巧伪”的时候,他就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此后,孟子弟子「公都」接口说道:“在下公都,亦观过《庄子》,知庄子曾言「学不可传、业无可援、惑莫能解」,讽刺我儒家言传身教,可他自己却收了足下为弟子,授业解惑,这难道不讽刺么?”蒙仲闻言摇了摇头。不得不说,这的确是庄子容易招黑的一点,但蒙仲又如何会让自己的恩师被指责呢?于是他立刻笑着反驳道:“然而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讽刺的事呢!……据说世上有一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谓此‘君子方如是也’。然而这样讲究正直的君子,却因为他人的威胁就乖乖跑到那名威胁他的人身边出仕做官,足下以为这是否讽刺?”此言一出,孟子亦忍不住睁开眼睛看向了蒙仲。而万章、公孙丑等一干孟子的入室弟子,则恶狠狠地盯着蒙仲。原因很简单,因为蒙仲所提及的那个人,即儒家鼻祖孔子,而威胁他的人,则是当时鲁国的权臣阳虎。然而蒙仲却毫不畏惧,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冷笑道:“然而,最讽刺的莫过于那句「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就是儒家提倡的‘礼治’,其正直的体现啊!”听闻此言,纵使是孟子,脸上都露出了几许不满之色。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句话是孔子为了包庇得意弟子曾子(曾参)所说的,而孟子正是曾子的徒孙。ps:前文有,就不解释了。话说回来,不满归不满,孟子对蒙仲亦产生了几许好奇,因为他发现,这个叫做蒙仲的小子,似乎对他儒家思想非常了解的样子,以至于就连一些他儒家的“黑料”都非常了解——若不是看过许多他儒家的书籍,是很难了解那么多的。看院子里那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