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知全能者_第82章 圣贤之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章 圣贤之路 (第11/14页)

了……

    不久之后,苏轼以讽刺朝政、毁谤君相的罪名,被系入狱,这便是历史上相当有名的“乌台诗案”。

    “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弟弟苏辙的一句话,道出个中关键。什么名?不是文名,更不是写诗的诗名,而是“宰相之才,朝野之望。”

    结果便是,苏轼,就这般倒在登阁前的那一步上。

    这之后,经历九死一生、险死还生,吃了一段时间的窝窝头饭后,前苏书记终于得见天日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团练副使其实不是官。

    就好像大宋开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打下南唐,把南唐后主李煜封为“违命侯”一样,侯爷是假,“违命”是真,此际,对于苏轼来说,副使是假,团练,不,拉练是真。

    用后世的话来说,劳动改造是也。

    既然是劳动改造,薪水肯定是没有的,既然是劳动改造,住房肯定也是没有的。

    自力更生嘛!

    都给你提供了,食住无忧了,还谈什么劳动,还谈什么改造?

    所以苏轼一家大小十余口来到黄州,面对的便是这么一种情况。无食,无住,无钱,无任何收入来源。——其中困窘,不必详述,因为那太令人心酸。

    更何况,此前的苏轼,不是一般人,而是苏书记啊!是名动天下的苏大人啊!

    这前后的境况之差,何异于天壤之别!

    后由苏轼老友马梦得出面,为苏轼求得州府东门外过去军队的故营地数十亩,自行开垦。注意,是东门外!不是西门外,不是南门外,也不是北门外!

    为什么特意强调这一点?

    因为一个旷古绝今的名号,就将在这里诞生。

    就在躬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