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章 圣贤之路 (第10/14页)
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天”在上面微笑,默默无语地对苏轼道:“小伙子,我看你行,我想给你加加担子。” 于是苏轼的命运便变得奇妙起来。 厄运降临,幸运随之。 命运的双生子从这个时候开始,与他形影相伴。 四十三岁这一年,苏轼在ZJ湖州任市委SJ,他已经任好几个地方的市委SJ了,而且政绩政声都相当不错,同时么,身为文人的那一方面,名气也是在天下间渐起,毕竟早年间,文坛盟主欧阳修曾经说过一句话:“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我须让让位,让这人出头。) 此人指的是谁? 就是苏轼。 下一步,苏轼的去向很值得考虑。 朝中此时,非改革新党一派,正值青黄不接,欧阳修修亭子去了,司马光砸缸……不,码字去了,其他等等,有名无名的,也都到各地划水去了。苏轼再调,很可能调回中央。 而以他的出身、资历、政绩、名声,这一回来,不多久,大概就能接过非改的棒子,然后高举反改大旗。 对于新党来说,这能忍? 绝逼不能忍啊! 我们已经干掉了那么多人,而且代价也不小,绝不是为了扫清位置好让你站出来,凝聚人气,登高一呼,然后同样喊一声“干T丫的!”而把我们都扫进垃圾堆里去的。 这可能么? 再者,老皇帝似乎也说过,这是未来的宰相人才,我给下面留着。宰相?算算年岁,也差不多了呀,暂时宰相肯定是干不了,但进入小内阁,任个副宰相…… 于是,“智者见于未萌”,一场针对苏书记而去的阴谋大网,就此展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