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9.第239章 胜利港造船厂(四) (第3/8页)
要还是前装炮在船上的射击精度太过惨不忍睹了,射程大并不见得能有拥有足够的优势。哪怕只有四五百米的距离,在海上的精准度连陆上的十分之一都做不到——只要一点点的风浪颠簸,就足以让出膛的炮弹在这个距离上偏离目标数十米远了。 如果真打算要以射程来换取交战中的火力优势,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提高射击精准度,而这显然无法依靠现有的前装炮来实现,但后装炮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出来的,现有的军工部门无法独立完成这个目标,必须要化工、机加、冶金等多个部门的科技树都升到一定的阶段才行;要么就只能像西式帆船那样,依靠火炮的数量来弥补精准度的不足。 相比之下,后一个解决办法显然更容易实现一点,但实施起来同样会有很多的问题——要多装炮就得造大船,而以目前的技术力量,建造排水量在千吨以上的炮舰,一年下水一艘恐怕都没人敢打这包票。而且就算造出来了,现有炮兵的训练也未必跟得上趟。虽然现在炮兵还没单独列编,但如果仅以规划中的炮兵编制来估算,一个炮兵连大概会配备八到十门火炮,一艘配备25-30门火炮的战船,所需的炮兵数量大概就得一个营的编制了。未来海陆两方对炮兵资源的争夺已经可以从此时看到一些苗头,而这也正是现在军警部心急火燎要扩大编制,增加炮兵训练规模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海运部暂时还造不了那么大的船,目前的建造计划还是以一号试验船为极准,从排水量两百吨起步,积累足够的船舶建造经验之后,再逐步提升造船吨位。 李奈在越之云的带领下登上了竹板搭建的脚手架,上到了甲板附近参观建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