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9.第239章 胜利港造船厂(四) (第2/8页)
烦。军工部门虽然早在五月就造出了第一门6磅火炮,但受到当时的加工工艺和材料所限,机械制退装置便成了悬而未决的难题,导致船用火炮一直不能最终定型生产。 当然如果勉强把陆军用的6磅炮装到船上也问题不大,不过由于缺乏有效的制退装置,当时海运部手里的船根本就装不上几门炮。而且这些帆船都是按照民船的标准所建造,船身的坚固度离装备火炮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海运部也曾拿船装载了火炮驶到鹿回头半岛去做过多次海上开火试验,但结果让所有人都感到很沮丧——这些民船根本不足以承受火炮开火的后坐力,打了两三炮之后,承重的甲板就开始有了裂纹,而且木结构结合处出现明显的松动。这样要是爆发较为激烈的海战,恐怕没等把对手轰沉,就先把自己的船给震散架了。于是船用火炮的研制也因此而暂时搁浅,海运部只能一边强化新式帆船的承重结构,一边等着军工部门在火炮制退装置的制造上取得新进展。 不过前期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的海上试炮也并非白做工,至少海运部和承担火炮研制的军工部门都由此意识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并从试验过程中收集到了不少有用的数据,各个部门根据这些试验所得到的结论,对原来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 穿越集团的军警部里虽然人才济济,但严重缺乏拥有海军从军资历的人员,更谈不上对海上炮战的认识。说白了大家都是键盘党,大家都知道这个时代的海上炮战往往都距离极近,并且因此也想到了通过火炮的射程优势来压制同时代的海上对手,但真正去海上试过炮之后,众人才发现这种近距离炮战的必要性并不仅仅只是受制于火炮射程,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