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华_191章 大明女律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91章 大明女律师 (第2/4页)

父的事迹说得那般清楚。

    其实,郑海珠晓得唐一岑这样并非青史热门的人物,也是从满腹诗书、又熟知前朝旧事的韩希孟那里得来的。

    发展海贸是一回事,铭记历史又是另一回事,数年前,韩希孟和郑海珠研发烟丝袋和浮世绘帕子出口日本时,二人也倾尽全力地完成《抗倭纪事图》,其中有一幅,便是崇明岛的抗倭场景。

    崇明岛不属于松江所辖,韩希孟坚持要绣崇明岛的战事,乃是因为崇敬唐县令一介文士之身,却尽忠职守、无所畏惧,扛起大刀冲在迎战敌人的最前列。

    此刻,郑海珠见对方敌意顿消,继续为缓和气氛献上褒扬之辞:“唐公事迹,苏松一带流传甚广数年前,晚辈刚到松江时,就听说书先生讲过。后来与韩家大小姐共绣《抗倭纪事图》,落针之际更觉得血脉贲张。对了阿婆,我这位管事,吴先生,他家先祖,乃戚少保麾下的游击。”

    吴邦德应声上前,抱拳道:“晚辈见过婆婆。”

    “哦,如此,原来你与老婆子我,都是忠良之后呐。”

    唐阿婆的口气终于变得柔和起来,她看向吴邦德的目光,比盯着郑海珠时慈蔼不少。

    郑海珠了然,老太太嘛,对年轻斯文的后生总是格外宽待些。

    恰此时,辽民少女花二,抱着个板凳过来,放在地上,怯生生道:“婆婆请坐。”

    唐阿婆瞥一眼那个板凳,好奇道:“怎地是个一半的秧马?”

    “秧马”乃是农人插秧时的工具,一块木板上用榫头固定四角板凳样的座椅,又像马背与马腿,故而被称作“秧马”。

    郑海珠拉过花二,抚着她乱蓬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