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1章 大明女律师 (第1/4页)
妇人到了近前,郑海珠才看清楚,她面带风霜之色,发髻中夹杂着不少白发,眼角和唇畔皱纹密布,起码五十开外的年纪。 “你,便是松江那边来占地的敕命夫人?” 老妇开口就语气不善,两道锐利的目光直射过来。 郑海珠隐隐有种熟悉的感觉,须臾醒神之间,想起了毛文龙、马祥麟那几个有股沙场积威的男子。 这老妇说的也不是崇明土话,而是县丞那样的苏松官话,郑海珠完全听得懂。 定非崇明的寻常农妇。 若是县乡耆老那样的人物,也不对,江南这里又不是台湾原住民那样的母系社会,族长耆老哪有女人来做的。 郑海珠心中揣测,却不耽误客气,冲老妇欠身福了福。 “给前辈见礼,我姓郑,今日从吴淞口坐船来此。” 她抬头后,与老妇保持对视,并不还以狠戾,只在眼中更多地酿入探寻之意。 此时,那放好了軫木的车夫,也匆匆赶过来,冲郑海珠和吴邦德作揖,殷勤地介绍:“这是唐阿婆,乃光禄寺丞唐愍忠公的家眷。” 郑海珠闻言,微微一怔,旋即面露既惊且敬的表情,郑重问道:“唐愍忠公?可是嘉靖爷时在此地抗倭的唐县令?彼时,倭寇买通崇明的千户,畅通无阻地进到城中烧杀,是唐公率领百姓与倭寇巷战,壮烈殉职。” 唐阿婆兴师问罪的模样陡然一变:“你知道我阿爹?” 吴地方言里,阿爹就是“祖父”的意思。 当年奋勇抗倭的县令,唐一岑,已殉身七十年,唐阿婆没想到,眼前这个外来的年轻妇人,竟能用寥寥数语,将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