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1章 天竺 (第3/5页)
都闻风而动。 这件事牵连之广,几乎覆盖了大宋当今主要的州府。 当年的杨广挖一条运河都动用了上百万人。 如今,虽说技术进步了,但六条铁路,这调动的人数,怕是没有个三百万也有两百万了。 大宋铁道司已经紧锣密鼓再筹划着各地的人员招募计划。 大宋邸报也对铁路提案一事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 百姓们对铁路的认知并不深刻,只是看着热闹。 但这一年的大宋,已经有不少专门研究经济的学者。 他们一致认为,朝廷在做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皇帝的远见当今无人能敌。 朝廷的铁路在民间的商人圈子里炒的沸沸扬扬。 同时,广南新府的港口也受到了许多人关注。 已经有第一批商人出发,将货物运输到注辇。 听说远洋大臣沈浪已经开始在注辇建设行政机构,奉朝廷之命,成立了注辇府,辖注辇路。 注辇府将设立银行,港口,军区,学校。 与此同时,从翰林学院和帝国军事学院卒业的部分学生,也从广南东路的港口出发,漂洋过海,抵达注辇。 他们将作为那里的行政官员、学校老师,常驻在那里。 按照大宋对海外扩张的标配,当地人要开始学习汉文,说汉语,写汉字,读四书五经,接受圣人教化。 同时,还要在那里修公路,搞基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