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四节 负荆请罪(2) (第4/6页)
否,重要吗?”张越笑了:“杨公与其来此求我,不如回家多想想未来,《左氏春秋》何去何从?” 杨宣一听,立刻拜道:“其望侍中公指点,吾与吾的门徒弟子同门当何去何从?” “聪明人纳……”张越在心里赞了一句。 只能说不愧是曾经在历史中兴风作浪,称霸一时的大学派! 果然深得儒家‘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真谛! 当跪则跪,该降就降,丝毫也不拖泥带水。 “杨公若是有心……”张越走上前去,扶起杨宣,宽慰道:“或许可往番禹、交趾一行……” “当初,楚国先君,筚路蓝缕,于蛮荒之中,大启群蛮,由是缔造了今日的吴楚之地……” “杨公等人,若能扎根交趾之地,教化士民,倡导王化,百年之后,《左氏春秋》或可在官学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交趾、日南、珠崖、詹耳等郡,就是现在汉文化普及率最低的地方。 当地虽然已经并入汉室二十余年,但因为种种缘故,依旧是‘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地方上的控制,也依旧掌握在土人贵族手里。 这些地区的汉化形势和文明发展进程,在过去二十余年,几乎没有太大变化。 可以这么说,出了汉室控制的郡城以及少数关键地区外,其他地方和汉室没有进入之前,没有区别。 依旧是蛮荒之地,原始社会。 百越各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汉家高层,却是无动于衷。 士大夫们甚至嫌弃无比,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前往当地,传播文化,普及诸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