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5节 (第5/6页)
丛澜淡定地想着:要死要死要死!!! 本来在3a3t前有一段难度步法,考虑到现在的情况,她选择了果断放弃。 两个压步过后,丛澜改成了自己很少做的长时间弧线滑行,准备进入阿克塞克跳。 不管对于男单还是女单来说,以长时间弧线进入跳跃,是很常见的选择。 这是个基础滑行的步法,就是单足滑行出一段距离,另一只脚抬起远离冰面。 与丛澜习惯的转三莫霍克括弧步外勾等难度步法交替进入相比,这段弧线在观感上显得空虚了许多。 就像是看着一个人无所事事地滑过十几米的距离,没有转体、没有变换步法,空空如也。 七个跳跃,如果有一半的进入姿态是类似这样的长弧线的话,整个节目就会是“滑行-跳跃-滑行-跳跃”,便是俗称的“蹦蹦滑”了。 男单在四周跳前就这样,因为跳跃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落冰之前谁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稳妥完成。 成年组女单为了确保自己三周稳妥,很多人也会这样做。 像是丛澜在步法完成后一秒左右就起跳,反而是少见的。这也是为什么她短节目初初亮相,技术动作的goe就能加到很高。 因为她的动作很美、很难,跳跃前的进入与之后的滑出都是有难度步法的,而这也是规则内的加分条件之一。 场边紧张的于谨一看就明白,丛澜那里肯定出了问题。 运动员学习跳跃肯定是从基础开始,从简单的滑行、到一点点加难度的步法进入,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总要慢慢地进步。 但这两年以来,丛澜一直在尽量缩短自己的弧线距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