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_第 233 章 由大同而至大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33 章 由大同而至大同 (第4/8页)

认可文中阐述的观点——不怎么认可,除非给我更多的论据,譬如三代更多的史料细节。

    话说回来,不知道即将颁布的《华夏万历》里,会不会提到三代的历史,以及在此时的地理对应,譬如夏京对应的是如今的何处,如谢六姐吃不住激将法,真的把论据写进去了,张天如就想到了一条发财的路子——提前赶往夏京所在地,造了青铜器什么的深埋做局,定然能赚得盆满钵满。

    然了,夏京绝不可能在福建道和江道的,怎么想也该在中原一带,那处的吏治然不能和买活军这里相比,买通了本地的吏目,做个天衣无缝的局,赚个几万两银子,回来换成钞票,张天如一辈子都不必担心缺钱花了,如能入仕途,他两袖清风的程度能让所有人都吃惊。张天如实在是个不贪财不好『色』的人,他一心只想着怎么能获取更多的权。这个计划比对大同治的幻想更有吸引,让他花了好一会功夫在幻想中安排着那些蠢笨的肥羊入局,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始仔细地撰写最一个问题的回答。

    认这本教科书会接收到怎样的反响?这是调查问卷的最一个问题,看来谢六姐对这本书的回音也相当好奇,她把一稿发给了云县这里所有的教师,吏目当然也是人手一册,张天如想朝廷使团可能也有,这么广泛的散播,至少他是容易搞到抄本的。

    会有如何的反应呢?他咧嘴一笑,拿了尺子来开始做表格,谢六姐喜欢表格,他便也喜欢做表格。

    张天如把人群分了几个种类,这也是他在读完课本,试着在云县这里做出的阶级划分,一类是被剥削的无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