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章 谏议 (第4/5页)
。作为朝廷大员,他们的言辞相对比较缓和一些,但态度同样鲜明。一时之间,各部几乎分例成三方。一方赞成,一方反对,另一方不知该如何自处! 辅政阁、议政阁,甚至三公所在的太和殿,这样的争议,不绝于耳。一门三侯的争议,已经远远不止于方家本身。 方云与儒家向来极有缘份,甚至他的老师就是大儒郭伯济,更甚至得到儒家之夫子的接见。可以说,不管是辅政阁,议政阁,还是六部,许多儒家大臣对于方云都是有好感的。但是这件事情关系太大。并不只是一个平妖大将军封侯那么简单,在大是大非面前,儒家从来讲究刚正不阿,并不会因为方云与儒家缘渊极深,就一味包庇,纵容、袒护,这是一种原则问题,是一种儒家精神! 方云封侯,真正是震动天下。朝廷几乎所有官员,全部卷入其中。而上京城的茶馆、酒家、学馆等处,但凡有儒生聚集之处,都是关于方家的议论之声。有人说,四方侯镇压边荒二十载,半足未踏入上京城,对朝廷忠心耿耿,如此忠臣,朝廷就该让方云封侯,也有人说方家一门三侯,真的太过。总之,所有人的情绪都非常激动。 ……上京城学宫,气氛极其热烈。与外界不同,这里的学子,几乎是一边倒的赞成方云封侯。不管怎么说,方云毕竟是从学宫中走出去的。方云封侯,学宫中学子,都觉得颇有面子。而且方云的军队之中,召收了大量的学宫学子,倒学宫的普通士子之中,倒是颇有人缘。 “真是的!封个侯而已,那有那么严重。而且那么多人可以封侯。为什么小侯爷就不能封侯。照我看啊,小侯爷就该封侯!” 一名学宫士子站在亭子中,激烈陈辞道。 “不错!不错!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