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八章 韩信:决赛圈,垓下! (第3/6页)
此时秋高气爽,之前动不动就热出一身汗的高温一去不反复,所以身上披着厚厚铁甲的重步兵,此刻精力充沛,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进。 当双方步兵战作一团的时候,项羽从指挥台上走下,纵身上马。 指挥步兵结阵而战并不是他的强项,他最擅长的,还是带领骑兵冲锋陷阵,以点带面的撕裂敌阵。 所以这种双方步兵胶着在一起,一时半会无法分出胜负的场面,正是项羽所乐见的。 这样一来,他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亲自带领骑兵部队,在战场侧翼逡巡,寻找一个合适的进场时机。 他的这种战法,和当年的亚历山大大帝使用的锤砧战术如出一辙。 以正合以奇胜。 这种战术其实不止有马其顿人在用,中原人也在用,而且也不止是公元前用,公元后也同样在用。 比如拐子马和铁浮屠,其实就是锤砧战术的一种。 嗯,拐子马并非是金兀术原创,在宋真宗制定的阵图中,就已经有了拐子马的存在。 按照那幅图上标注,凡是布置在两侧的骑兵,在当时都可以叫拐子马。 但宋朝虽然什么都有,但却根本无法实现锤砧战术。 铁血强宋并不缺乏用于作战的骑兵以及破阵的重骑兵,最大的问题是军队中弓弩手的比重越来越大。 拜驴车战神所赐,前期精锐白给,导致后续培养重步兵扛不住线,重步兵扛不住线的结果,就是后方的轻步兵需要直面对方的重装集团。 于是,轻步兵就开始叠甲,然后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