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4 (第3/4页)
奴的杜秋白被各方消息一忽悠,稀里糊涂地就卖掉了心爱的剧场,带着剧团从上海逃到了重庆,然后悲剧地发现,在上海他的歌剧至少还有一些忠实的老外观众会欣赏,到重庆他这一套基本上就无人问津了。歌剧在中国本来就不像戏曲一样普及,更何况还是在西南内陆的重庆,最惨淡的时候甚至一个月都演不了两场,收入还不够给剧团发薪水的。 后来重庆隔三差五迎来大轰炸,日子就更难过,刚买下的旧剧院就被日本人丢了个炸弹,炸塌了一个角,也一直没钱修缮,只能随便弄几根木头支撑着。万幸的是至少剧院的门面还在,还可以演出,只是原本的化妆间和餐厅现在都露天了。 那天牛部长来包场的时候,杜秋白其实很清楚这些人只不过是觉得听歌剧显得高贵洋气,拿这种西洋戏来撑撑面子,实际上对艺术半点都不懂。可是那又怎么样呢,现在他已经不敢再谈什么艺术理想了,说白了就是卖唱维持生计而已,毕竟这是他唯一的谋生手段。 不过当他真正登台的时候还是很认真地在演出的,即使只能演给自己看,他以为他在国内已经不可能遇到真正的知音了,没想到何玉铭一句话就说出了他的心声——歌剧翻译成中文,确实是少了那股韵味,把原本很多个音节的一段话缩减成几个字,再用原来的腔调唱出来,那效果就像把唐诗翻译成英语一样怪异。 杜秋白也知道这个剧目用西班牙语来唱会更优美,只是那样不说观众听不懂,跟其他的演员也没办法对词。他只能自己尽量将译文改得合拍一些,把这种缺憾藏在心里独自苦闷,直到今天终于有个人对他说,我想的跟你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