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0 (第3/4页)
陶真说完话才意识到自己这种反应容易让人误会,他赶忙拱手恭贺道,“苏兄,恭喜你高中秀才,真是可喜可贺啊。” 有什么可恭喜的?院试一共就取四十人,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一有区别吗?苏锦楼张了张嘴说不出一句话,最后憋出俩个字,“呵呵!” 为什么明明中榜了,我却觉得憋屈不已呢? 第50章 池鱼之灾 大庆朝的院试有一条比较人性化的规定, 在榜文被公布后允许落榜生查卷,但查卷也不是谁想看就看,说查就查的, 不同的查法有不同的条件。 若是查自己的卷子, 只需要交付二十两银, 若是查在榜考生的卷子,不仅需要交付五十两银子,还会被打十个板子。 古代阅卷程序复杂, 每份朱卷上至少有六个各环节负责人的签印,誊录手、对读生的姓名、籍贯都要标注在墨卷的末尾,以备查验。 且每张答卷上面都会有批语,不论好的、差的、上等的还是劣等的,只要考生查卷, 落榜缘由自然一目了然, 还可以找到当初批卷子的阅卷人,若心中不服, 可在学政的见证下当场对峙答疑。 往年,只要是家境富裕,手上有些银钱的落榜考生都愿意花二十两银查阅自己的答卷, 有少部分人是心存侥幸, 或是觉得自己答题答得不错,认为阅卷中途出了差错, 而大部分人都是为了查看阅卷人所标注的批语,以便了解自己的不足, 待得来年再战之时能更进一步。 而在榜考生一般是不会费那么一笔银子查卷的,一来自己已经登榜,没有必要查看自己的答卷,二来,查别人的答卷既要交钱,屁股又得挨揍,还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