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6 (第4/4页)
使坏故意做记号,大庆律法明文规定誊录者不得携带任何东西,誊录所用的纸张墨水均由官家提供,都是统一使用朱砂红笔誊录试卷。 誊写完毕后还要对读,对读就是校对,由对读官将考生的原卷即墨卷以及誉写的朱卷一起交给各位对读生校对,查看誊录是否有误,若是校对无误,对读官就在试卷上盖章,然后才进入真正的阅卷程序。 阅卷时并不是阅卷人想看那张就能看哪张的,先是在主考官与同考官的监督之下抽签分配,再由内收掌将卷子分别送给各位阅卷人审阅,所以阅卷人员也不知道自己改的是哪位考生的卷子。 阅卷人员初次阅卷后若是心中满意即可推荐给同考官,如果同考官对这张卷子同样中意就可在其上批一个“取”字,再将批了“取”字的卷子送给主阅卷官,假如主阅卷官也中意,则会在试卷上批一个“中”字,至此,此张卷子就算是被录取了。 这种誉写对读层层批阅的做法,有效的防止了考生与官员勾结作弊的可能,像府试中鲁士才有意记下字迹把考生刷下去的行为,在院试的审批中是不可能出现的,除了院试,还有乡试、会试、殿试,所经过的流程都是大同小异,唯一不同的就是阅卷人的身份会更加尊贵。 为什么院试这一关如此之严?县试和府试与之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 说到底还是因为院试是考秀才的最后一关,之前就有言,秀才与童生之间的地位天壤之别,秀才可被称为“士人”,算是进入士大夫阶层,属于士农工商中最高级别的人士,可以免除差徭,有见知县不跪,不能对其随便用刑等特级权利。 只要过了院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