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闲人_第三百五十九章 欣欣向荣的杜曲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九章 欣欣向荣的杜曲镇 (第4/5页)

还直接现钱解算,不拖欠老百姓的货款,只要草帘合格,就直接照价收购,童叟无欺。

    这样的买卖,让周边的百姓很是欢喜,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挣钱的门路。

    老百姓的劳力其实利用并不算充分,农忙的时候很忙碌,但是农闲的时候,这些农村的劳力就无事可干。

    现如今有了编织草帘的活儿可做之后,这些闲散的劳动力便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

    蝗灾之前,潏水河畔两岸生长了很多的芦苇,以前这些芦苇随便长,也没人用,现在百姓们把芦苇收割下来,晒干编成草帘,卖给窑厂,一年下来也能赚到不少钱,所以杜曲镇一带的百姓,现在对徐记窑厂很是感激。

    再加上徐淼还给潏水河上建起了一座坚固的木桥,让当地百姓通行两岸方便了许多,再也不用找渡船渡河了。

    还有徐淼出资修建的那条窑厂到官道的道路,也给沿途百姓提供了很好的便利,而这条路修好之后,徐淼将其称为康庄大道。

    这条路是他们这辈子见过的被修的最好的道路,比起官道那可是好太多了,路两侧有排水沟,路肩还种了草和树木,高于地面的路基被碾的结结实实,路面上还铺上了碎石和大沙。

    下雨天这路面上也不会积水,雨水会直接排入道路两侧的水沟被排入到潏水河中,走在路上再也不会深一脚浅一脚,动不动就把鞋子给陷入到泥塘里。

    牛车马车走在路上也轻快了许多,不会轻易就陷入到路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