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1 (第3/4页)
前边的正是庄期。 司业少卿,掌天下之书之儒,又是此次科考的主考官,清高又有才学,书生们能不恭敬有加?与二人稍事寒暄,庄期快速走到迟衡跟前。蓝衣男子讶然望着二人,灰衣男子倒极识时务地牵他的衣裳走了。 迟衡道:“那两人是什么谁?” “年轻的是淇州裴子沧,年长一些的叫武适。” 迟衡讶然:“他就是裴子沧?”裴子沧年少成名,素有诗名,妇孺皆知,尤其在勾栏之中谱成了曲子,元奚唱遍。这样的才子来考取功名,怎么说也该轮到前十名去吧。 “才气是才气与应试不同,应试多束缚,反而不容易取得佳绩。不过,裴子沧有现在名望,不会在意名次的。我已有意向让他入主翰林院,你身边正缺一个主笔的人。” 迟衡摇头道:“不管名次如何,裴子沧不能放在京城任官,其余你随意安排。” “为什么?他德才兼备!” “我不想以后得一个摧折诗才的名号。任官的人,必然是要有德有才气的,但裴子沧想成大才还得历练一方。再说了,文章憎命达,太过顺利反而不好。” “……我不明白,他除了太过傲气,别的都很不错。” 迟衡一笑,没有再说,反而问道:“他旁边的武适是不是那个写了长篇国策论的武适?” “武适是长灵州,家境贫寒,自小跟着父亲走街串巷卖些杂货。因父母多病,在他十一二岁时去世,欠下好些债务。武适在十六岁时偿清了家中债务,来到淇州,恰好到裴家的布店里当伙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