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4 (第2/4页)
五花八门,但却不对迟衡胃口。 迟衡翻到底下一本诗卷,卷中略厚。 原来夹着几封信札。 迟衡泛出,正是之前给纪策寄过去的,有一封还夹着那枯萎的海棠花。想不到纪策竟然还带着,迟衡心里高兴,又发现每封信札都有折痕,在自己落款的地方,添上纪策很飘逸的一句句注解: 涉潭,林里,月上始归。 春中,问木,明栀子。 闻乐,风似沙下。 境澈,记之。 每一封都只添了淡淡的一句,长长短短,无非五六七八个字,每个字都认识,就是不知写的是什么意思,迟衡翻来覆去默念了好几遍,心里跟流淌了清水一样舒服,心想纪策心情一定很愉悦,所以即使四五个字也令人愉悦,看来纪策没回信函并意味着生气。迟衡望了纪策一眼,他正专心看书卷,六月的阳光炽热,额头微汗。 有十二封信札,纪策写了十二句。 许久后的某天迟衡与纪策远足归来。月下,树黑。树下,水泠泠。水中,月华闪烁。迟衡忽然忆起旧事:“纪副使,春中,问木,明栀子,是什么意思?” 纪策略一惘然,后笑:“文安二十二年二月,我接到一封信札,正倚在一棵树旁,那树皮都沁着一股淡雅的香味,开粉白嫩黄的花。我问旁边的老农这是什么树,他告诉我,这是明栀子。我就顺手记在信上,明栀子,元奚不多见。” 迟衡噢了一声:“原来如字面意思一样。” “你以为呢?” “我以为,至少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