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6 (第3/4页)
过因此而判罪的先例。” “肯定有!”李季目光如炬,“只是我们没听说罢了。” “也许吧。”县太爷叹口气,“那时候我年轻气盛,顶着压力,判了那婆婆十年的刑期,丈夫见死不救,打了五十板子。” “轻了。”李季道。 李季当然清楚,这种总事情屡见不鲜,就是因为从来没人因此付出代价,就算发生在村里头,李季心有不平也只能嘴上过过嘴瘾,根本无法解决事端。 “我也觉得轻了,可我要说死刑,报上去也不会被批。”一般的刑法县太爷可以自己决定,死刑这样的大事就要层层上报到刑部那般获准才行。这种事情民间尚且不认同,上面怎么可能同意? “那后来呢?”李季问。 “后来?后来府衙里头的衙役都觉得我判重了,手底下的县丞等人,都在劝我改了判刑,否则时间一长容易引起民愤。我一直都没觉得我有错,直到两个月后,我才觉得我大错特错。”县太爷声音很沉重。 “发生什么了?”光是看县太爷的表情,李季都能感受到县太爷当时的情绪。 “我关了婆婆,打了那丈夫。那个刚生产几日又承受丧女之痛的产妇回婆家,直接被打了出去。她投奔娘家,娘家又觉得她竟然敢状告婆母,影响了他们家的好名声,以后他家闺女都无人敢娶了,也赶走了她。 她还没出月子,被迫沿街乞讨,被人瞧见了,就指点她是敢状告婆母的女人,被许多人指着她教育家里头的女眷,胆敢对婆家不敬,就是这样的下场。”县太爷闭上眼睛,越说到最后,越是咬牙切齿。 “您为什么不管她?”那人是到府衙告状后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