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 潼关 (第5/7页)
央有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下面是省一级的承宣布政使司,也就是省政府,再然后是府、州县。 而军事管理系统,则为中央是前后左右中的五军都督府,下面省一级是都指挥使司,再然后是卫,卫下设千户所,再下是百户所。 这样梳理,明廷的行政管理、军事管理两条线就比较明确了: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六部对应的,是军事部门的五军都督府、省一级承宣布政使司对应的是都指挥使司、府对应卫、州县对应千户所——大明帝国的主要管理体系便是由行政与军事两部分组成。 潼关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在洪武七年设守御千户所。守御千户所与普通的备御千户所有本质区别:前者归都指挥使司垂直管理,后者由卫管理——可以理解成守御千户所是由省军区直辖的独立旅,备御千户所是各师建制下的野战团。 仅仅两年后,朱元璋觉得守御千户所的级别还不够体现潼关的重要性,干脆行政级别再提升一格:由守御千户所升格为卫。军事单位的卫,对应的行政单位是府、府下面有州县,卫下面就应该设千户所。于是,把黄河北岸的蒲州守御千户所划归到潼关卫辖下。 蒲州地处山西。这样设置,其实有两重含义:一方面黄河两岸的军事部署便于统一指挥、另一方面,把各省都指挥使司的军事管理区域和承宣布政使司的行政管理区域故意人为的错开,并与邻省纠缠到一起,让邻省管理本省边界辖区,使省一级的行政区划与军事区划犬牙交错相互制约,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举个简单的例子便一目了然。a省的行政区域中,有一块地方(卫),归b省的军事部门(都司府)管理、b省的军事部门辖区(卫),偏偏嵌在c省的行政区域里。 鸡贼的老朱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