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 抚局 (第3/7页)
这才是真正的“朝廷”。由是,应天府和顺天府便分别有了“南”京和“北”京的口语化名称——南京那套班子则成了摆设,权斗失败的、不受大皇帝待见又不方便一刀砍了的……统统打发到那里喝茶看报刷视频,待遇不变。 题外话,辛亥鼎革以后,孙中珊(错别字)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而真正的实力都在北京的袁世凯那里。大炮折腾了好久一阵子,非要老袁南下就职,老袁不干,大炮也没辙。不论如何嘴上不能吃亏,得强调“京师”的地位啊,所以,南京,就这么叫起来,直到今天。 中都凤阳府就不用说了,朱元璋老家,这叫龙兴之地。太祖老家,谁也不敢说不好,但鸟不拉屎的地方,圣上自己都不去,于是给起个好名字,行政级别提上去,就算完事。其地在凤凰山之阳,故得名。 兴都承天府,知道的人不多。武宗朱厚照年纪轻轻没留下儿子就死了,本着“兄终弟及”的原则,要在近枝藩王里面选一个继承大统。最近的是兴王朱祐杬那枝,此时兴王已经死了,谥号是“献”,所以我们一般称为“兴献王*”,兴王王爵由朱厚熜袭了。于是大家迎朱厚熜北上做皇帝……然后爆发了著名的“大礼议”:一群大臣啥正事也不干,成天纠缠着非要朱厚熜认死叔叔孝宗朱祐樘当爹,这样就能算武宗朱厚照的“亲”弟弟了——圣贤书上讲的是“兄终弟及”,没说“兄终堂弟及”啊!圣贤既然不能错,那便只能是爹娘生错了,得纠正!只有认死叔叔当亲爹管婶子叫亲娘、把亲爹叫叔叔亲娘叫婶子,这才符合礼仪之邦……折腾了三年,把朱厚熜彻底惹毛了,一顿大板子下来,全消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