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73节 (第4/6页)
里面,也是六十两银票一张。而像高翠几个,正好是她们婆婆的一半,每人三十两。对于常帮着做绣品的春燕和春草,吴氏也没落下,一人给了十两。 看到太祖母给祖母还有娘亲发了红包,小娃儿们哪里还管灯笼不灯笼的,都一窝蜂的往吴氏身边挤,嘴里更是“太祖母太祖母”的叫个不停。 吴氏乐得见牙不见眼,当即豪气的一把打开木匣子,然后给曾孙、曾孙女发起压岁钱来。 这一回,吴氏可是打了十两银子的银花生、银如意呢,给娃儿们当压岁钱尽够了。 …… 日子如流水,感觉才过了上元节,就很快来到了三月。 等到了月底的时候,王文昌和春草就收拾了行李,他俩准备带着元儿回周善县去了。 虽离着乡试还有五个来月的时间,可京城与周善县相隔千里,早一些启程,届时才不会仓促。 王文昌拱手,朝林远秋躬身道,“多谢舅兄悉心教导。” 这句谢,王文昌是发自内心的。且在他的心里,舅兄于他,已与师生无异了。 钟钰柔往春草手里塞了一个荷包,“这是你哥给你的。” “多谢哥哥嫂嫂。”春草眼里滚着泪花,一副马上就要开哭的模样。 钟钰柔知道小姑子这是舍不得与家人分开呢,忙笑着安抚,“有啥可哭的,等姑爷中了举,不是马上又能过来京城了,明年还要参加春闱呢。” 原本心里不舍的冯氏,在听到儿媳妇的话后,忍不住连连点头,“对对对,等文昌考过了乡试,你们三个可不又得回京城来了吗。” 春草一听,发觉确实如此,于是心里的难过便少了许多。 只不过等她上了船,看到嫂子给的荷包里居然是一张一百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