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4 (第3/4页)
父和过往,自此改姓作陈。 这便是玉上第一道裂痕。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曾写诗说: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那时六岁的陈纹玉,已会这样想了:我本可以忍受平凡,如果我不曾辉煌。 他性子虽不骄纵,可毕竟一直养尊处优,何曾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然会住到九巷这种鬼地方,衣食堪忧,周围之人又冷漠异常,再也没人会把他捧着了! 且说陈莲春,她过去有多么爱他,那十年里就对他有多么狠。这种狠,乃炼铁炼钢,育他独立于世、不信人情、心态冷淡。 陈纹玉不可否认的是,自己是恨过她的,恨这个莫名其妙就要离婚、还要带着自己一同苦难、宁可屈尊做女工都不接受父亲救济的女人。 直至后来,他知晓父亲娶了那个面目温柔的阿姨,知晓那日的两个孩子居然是父亲的骨rou、是自己的亲弟弟,他才恍然,不是母亲突然狠心背弃了父亲,而是父亲本身就背弃了他和母亲。 恨,不会消亡,唯有转移。 于是他在陈莲春面前愈发乖顺起来,他想:既然只有母亲,那就把她当做全部吧,这也未尝不可。 因而那一年暑假,陈莲春跳楼自杀后,玉上的第二道裂痕便产生了。 当一个人痛失所有,会怎样呢? 你若拿这个问题去问陈纹玉,他定会冷冷告诉你:消亡。 话虽这么说,就这样白白死了岂不是太无趣了?消亡之前,总该做点儿什么,做什么呢?自然是复仇。向谁复仇?自然是顾家人。 别人都以为他乖顺惯了,肯定没什么害人的心思,殊不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