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集中力量解决突厥问题 (第4/9页)
众长安世族已经明白,关中的旱灾已经过去了。 陈应向李建成提出了冬小麦的耕种计划。原本,关中只是一年一耕,现在随着清林里连续三年夏秋两季,采取冬小麦、秋豆的耕作方式。 让长安百姓也见识到了冬小麦的可行性。 随着这场豪雨不期而来,关中各地的百姓急忙展开耕作,准备粮种,开始播种冬小麦,这样以来,只需要等到明年夏天,关中的粮食一定可以自给。 在这个情况下,关中世族门阀已经坐不住了,他们开始把自己的粮仓的粮食,疯狂的抛售。 事实上,长安的粮食已经多达七百多万石,而且还源源不断的输入长安,粮食价格持续走低。 从每斗二十五文,又降至每斗十五文钱,恢复了武德六年之前,关中粮食丰收时的价格。 这些粮食,世族门阀成了烫手的山芋,每隔一天就要缩水不少。依靠关中的百姓和士绅,根本就可能在关中半年的时候内,消耗掉七八百万石粮食,更何况粮食储存也需要花费不少金钱。 如果一旦粮食霉变,他们就像血本无归。 市场规律就是这样,原本听说关中的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外地的粮商们纷纷偷运粮食入关。 结果倒好,关中的粮食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低。 在这个情况下,关中世族也纷纷打开粮仓,把粮食抛售。这样以来,又加剧了关中的粮食价格暴跌。 李建成不仅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完成了官员与将士的精兵简政工作,同样也克制了李唐宗室的膨胀。 李建成心情大好,到了九月中旬。 大朝会时,关中已经看不到饥馑的样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