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_第一章我李世民会回来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我李世民会回来的 (第6/7页)

  小宦官离开后,李秀宁跌坐在床榻上,泪眼连连。

    李秀宁看到这里,怎么可能不知道李渊还不想放权,他是用这个办法,用李秀宁代替李世民,来平衡李建成。

    李秀宁气愤的起身,拿着圣旨走到烛台前,正准备点燃。

    陈应上前一把夺过这个圣旨。

    李秀宁气愤的道:“你还真想让我当这个皇太女不成?”

    “当不当是一回事,但是这个圣旨一定要留着!”陈应一本正经的道:“留着可以以备不时之需!”

    “可是……万一!”李秀宁不是不懂政治,一旦让李建成得知有这么一份圣旨的存在,她和陈应将会是李建成的眼中钉、rou中刺!

    陈应赶紧解释道:“一定要留着!”

    有些话,陈应没有办法向李秀宁解释。

    在历史上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血迹未干的时候,东突厥颉利可汗率领二十余骑兵,一路攻入关中,杀到长安城下,逼迫李世民签订渭水之盟。这也是李世民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不过随后四年后,李世民就灭掉了东突厥。

    但是翻看史书,不难看出造成这样一个大唐立国第一耻,其实还有一定的客观因素。

    武德七年关中大旱,关中税赋只有平时的四成。武德八年更差,只收到不足两成。武德九年的时候,直到六月,关中滴雨未下,别说收税,就连老百姓就需要国家赈济。

    粮食供应,一直是农耕民族远征塞外时的命门,边关大多是贫瘠之地,所产出的粮食当地人都不够吃,更别提供应军队了,军队所需的每一粒米,每一片布,都得关内调运。

    从内地到边塞,何止千里之遥,千里运粮,所需的人力是难以想象和,而半路上的消耗也是难以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