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六章郁郁葱葱圣泉城 (第4/6页)
程中,却出了大乱子。这些青壮百姓,拒绝迁徙,他们都要与吐蕃人拼命。 刘统怎么劝他们都是不听。 寻相却采取了一个非常粗暴的办法,直接将他们编成军。男与女,老与幼、全部分开。男丁为甲军,妇女为乙军,老幼。其实这里面,老人还真没有几个,少年,幼儿、其实也不多。 吐蕃人可没有那么好心,让这些汉人奴隶在吐蕃人的地盘上繁育后代。 寻相命受了伤的背嵬军将士,充当押运军官,每一个百姓手上都备发了武器,当然武器严重不足,就一个发一个木矛,所谓的木矛,就是将鹅蛋粗的木棍削尖,然后放在火里一烧,简单硬化处理,这些人就按照一个折冲府一个折冲府的沿着山谷,一路朝着叶城方向前进。 …… 与此同时,一支规模庞大的运输队也向叶城方向前进着。这支军队士气高昂,精神状态极佳。大唐立国以来,军队的集体荣誉感建立起来了。由于在这个时候,科举制度还没有正式推广开来,此时做官还是需要依靠定品,几乎所有的官员不是出身门阀,就是豪强,这种机遇与普通百姓是无缘的。 但是唐朝的建立,却开了一个口子。那就是只要立下战功,就可以升官发财,当然这个武职,可不论你的老子是谁,也不管你是什么郡望,什么堂号,只要杀敌立功,就可以成为大唐武官中的一员。 只要熬到队正一个级别,即使伤残退役,也可以回到乡里当一个里长,如果是当了校尉因伤退役,那就可以成为乡里的士绅。 在唐朝的时候,“士”并不是专指读书人,文士是士,武士也是士。哪怕因功阵亡,二十亩的永业田,谁也抢不走,可以留给子孙后代。 在宋朝,想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