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八五章不支持李世民的真正原因 (第4/8页)
“张兄何不直接问在下,陛下为何始终,不肯立秦王为太子?” 张仲坚沉吟道:“长幼之序,又鉴于前隋的事情? 陈应无奈的闭了闭眼睛,一边摇头叹息。 张仲坚看得一阵皱眉。 陈应语气轻快的道:“张兄所言虽不错,却偏而不全。一部史记,煌煌前汉两百年,究竟要告诉世人何样道理?古来皇帝谥号,开创之主谥‘武’,守成之君谥‘文’,这又是为了什么?” 张仲坚轻轻呼了口气,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来回踱着步子。 陈应视线不自觉的随着张仲坚转悠,淡淡的道:“盖凡于乱世开创新朝者,莫不以武事立国,所谓马上得天下,正是谓也。然则,马上得天下,却不可以马上治之。刀箭能打下江山,却不能使庶民饱暖,国库充盈,更不能令政治清明,国势日上,开创一代太平盛世……” 张仲坚脚步一顿,盯着面前的地面陷入沉思。 陈应依旧继续侃侃而谈道:“是以武将取天下,而文官治天下,自古便是历代政治之本。赫赫武功,虽然炫目,却也是生灵涂炭、国库空虚的根本之源,海内不定,这一层自然不用多虑。然则,陛下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与民休息,致天下太平的即位人选,是故,嗜血好战的秦王,恰好却是丧失角逐大宝资格的根本原因。” 张仲坚面露嘲讽之色,扭过脸盯着陈应道:“就因为这区区腐儒之论,你就能断定,春秦王若登基,必是一个无道昏君?” 陈应道:“秦王这些年,真正处置了几件政事?在朝堂上说起来,虽能头头是道,却多是纸上谈兵,不识稼穑,不知疾苦,根本不知道,黎庶百姓们,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更不知晓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