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魏征魏玄成你真有种 (第2/8页)
,我一天看小说可以看一百万字,但是秦始皇看的不是小说,而是文言文奏折,信息量非常大,必须逐字的阅读,批改。 论起勤奋和亲历亲为,嬴政是历史少有勤奋的皇帝,不过,却不是唯一的,至于隋朝文帝杨坚,也是这样一个皇帝。杨坚的皇位,乃是篡逆而来。早在北周,宇文邕在位的时候,杨坚就已经是关陇世族里的风云人物。宇文邕几次三番,想要除掉他,就连宇文邕的儿子宇文赟,也想除掉他。 可是杨坚与司马懿一样善于隐忍,一直熬到宇文赟驾崩,七岁的宇文阐登基,杨坚当上宰相,做了权臣,最终篡位做了皇帝,因其得位不正,故此,对相权十分警惕,生怕宰相中,再出现第二个自己,于是到了后来,干脆大权独揽,朝廷的宰相职位,统统变成了摆设。 他与嬴政一样,秦始皇还好,当时天下共分三十六郡,也只有郡守、郡尉级别的文武官员才可以给他上疏,可是到了隋朝的时候,天下共分为一百八十八个郡,奏折的数量比嬴政时期多了好几倍。 几百数上千分奏折,若是没有宰相们分劳,又有哪个皇帝能吃得消?可是杨坚,便能每天坚持批阅。为此,他每天只睡两个时辰,二十年,可是到了杨广杨二郎登基,平日里连半个时辰都坐不住,这份定力,又如何能行政治国? 要说起来,杨广亡国,根子是出在杨坚身上。当然,最重要的是,明朝也走了秦朝、隋朝的老路。开国皇帝都是工作狂人,他们精力无限,可以废寝忘食。可是成祖朱棣就没有这个耐心了,于是他把原本内阁中充当秘书工作的大学生明初为正五品,逐渐加权,到了英宗时期,明朝内阁才为正二品,真正的百官之首。 陈应虽然知道,魏征所说的有道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