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_第一三一章纵有百万何惧之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一章纵有百万何惧之有 (第2/4页)

仅国内缺钱,剑南道、安南包括新罗、百济甚至倭国都在使用大唐的开元通宝,更是加俱了大唐铜钱缺口。

    正所谓谷贱伤农,大唐的农民实在是太苦了,一年辛辛苦苦劳作,收益只有五贯左右,当然,他们可不像后世的农民,人均才一亩多地,而是一百亩。除了吃喝拉撒,根本就剩不下什么。

    随着多宝山铜矿的开发,大唐缺钱的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钱越来越多,自然会造成通货膨胀。随着大量铜钱投放市场上,物价开始出现明显的提高。

    粮食最直观的表现方式,从每斗五文钱,慢慢增加到了每斗三十文,足足升到了六倍。粮食是一切的基础,粮价的暴涨,让各行各业的价格都出现飞涨,比如,从前养殖一头猪,需要付出一百二十文左右的钱,可是现在却需要付出足足三百八十文,同样,猪rou的价格也开始上涨。

    不知不觉中,大唐百姓们惊讶的发现,钱还是一贯,买到的东西却不足原来的一半。像原来六贯可以买一头小牛,八贯钱买一头壮牛,现在需要十五贯。

    物价的升高,原本官员的优越感渐渐的没有了,特别是九品小官,他们的俸禄只有三十二贯,现在连跑运输的车夫,一年也可以轻轻松松赚上二三十贯。

    这个现象,从长安开始,蔓延到了全国。在龟兹的李秀宁上一次街市上回来,就忧心忡忡的对陈应道:“陈郎,现在好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cao控着大唐的物价,市易司那些官员,全部渎职,全部该杀!”

    陈应听到这话,哈哈大笑道:“这是好事啊!”

    李秀宁非常不解。

    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