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安西新变化废除徭役 (第3/5页)
一百五十万人。 西域连年征战,地广人稀,一个人力,便是斗金之财富。所以,人力非常短缺。既需要屯田放牧,也需要垦荒置田,也需要开采矿产资源。 满打满算,安西可以动用于修筑驰道的人力,绝对不会超过五万人。然而这不足三年的时间内。安西人口早已出现了井喷状态。 如今的安西人口,早已突破了三百万大关。其中,超过六成的青壮年,都是西域各族各部的战奴。 安西都护府对于如何改造战奴,已经形成了可行性的制度。 首先战奴中有一些桀骜不驯的顽劣之徒,为了刺激他们的积极性,陈应让这些顽劣、桀骜不驯的战奴,全部抽出来,形成捕奴军团。他们在安西之旬、吐蕃、萨珊帝国。甚至拜占庭帝国境内,进行罪恶的捕奴贸易。 对于会做工的工匠,捕奴军团抓到以后,把工匠用来开矿、修路、疏通沟渠,甚至兴建屯田村镇。 安西毕竟不同于内地,汉胡杂居,而且这里民风彪悍,现在大唐国力尚好,这些胡族还不敢太过嚣张,可是一旦国力衰退,肯定会上演血腥的民族仇杀……事实上,西域的汉朝移民,早已百不存一。 为此,陈应决定在安西采取州设州城、县设县城,镇设镇堡的制度。避免移民百姓散居。 因为,这个时候,西域不仅气候恶劣,同时也是野兽的天堂。凶狠的野猪、野狼、狗熊,这里应有尽有。 安西都护府的战奴,除了修建官府主导的大型项目,如、修建城池、修缮疏通沟渠,还有一部分暂时租给商家,然后分配到各大工坊中。 无论是农牧、修渠坝、建哨岗,都是以唐军将士,监视战奴修建渠坝、哨岗;将军中缴获将劣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