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11 章 我启明的先生们 (第11/12页)
各国国力发展之基础,无不首先在于教育。 …… 本就动荡之教育经费,发水灾可扣、发旱灾可扣、发虫灾可扣、发瘟灾可扣,发兵灾亦更可扣。 教育家欲办学校,无处所、无教员、无书籍、无衣食,是与千万亡灵来办学校吗? 由是以来,走投无路之教育者,形体濒临于枯朽之界,精神亦至于绝灭之境,忧苦错乱而向毁灭者,其不知几千万人哉! …… 十字街心的编辑室内,魏经纶先生念完此篇,编辑同仁们尽都沉吟不语。 魏经纶先生低下头,以蓝格子手帕揩泪花,喟然长叹道:“诸位同仁,大家都谈一谈吧。” 一白胡子老先生,取下眼镜擦水雾,语重心长地说: “云之亦先生这篇大作,确实摧心荡肺,振聋发聩,以我本人之意,自该全文发行,可是,可是这一期都快出版了……” 他身边胖胖的中年人,摇头无奈地说:“云之亦先生后面的话,直斥政府庶政不利,恐怕当权者听得刺耳……这个不大好办啊……” 又一个精神奕奕的中年人,不以为然地说: “庶政不利,那是旧军阀弄出来的乱局,应天政府不是许诺,勘平内乱统一中华后,就要大搞建设、大兴文教了吗? “我们把云之亦先生的文章,一字不落地发下去,对民众是振聋发聩,对政府是有则改之。这是一石三鸟的事,有何不可呢?” 大家对此事意见不一,主编魏经纶先生说:“诸位贤达,大家的意思我都明白了,但我以为,你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那精神奕奕的中年人,皱眉问道:“老魏,你究竟什么意思?” 魏经纶先生笑得和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