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72节 (第2/6页)
古先贤,听一听来自基层,来自年轻人的声音。 这大概类似于后世的“青年干部座谈会”兼“新闻发布会” 随着战争胜利,朱由榔却是愈加不轻松,尤其是他知道,等这次回到南京,想要再随随便便走出宫中,就没这么容易了。 他担心自己会不会逐渐失去了对基层官吏,和百姓心思想法的了解。 故而才会拒绝了朝臣直接从天津返回的提议,而是千里迢迢至陕西绕行。 同样心情激动的,不仅仅只是院中青年士子,陪同的朱天麟等人也是一样。 这个年头,但凡是有所理想主义的读书人,都对这种“三代之治”的开明政治充满崇敬。 不时间,整个院中都活跃起来 一旁的中书舍人谢颖连忙维持秩序,让众多士子举手发言 “陛下,请问此行是否是要回銮南京?” 一名士子眼疾手快,举手提问,直击要害,涉及眼下朝堂内外最为热议的两京问题。 朱由榔笑着颔首 “是的,朕和中枢接下来半年内,都会逐渐回到应天府。” “不过大家放心,顺天府依旧是京师,只是朝廷考虑到现在北方凋敝,负担不起京畿消耗,未来我大明还是会施行两京制,并且中枢离开后,依旧会在顺天府留下一个宰辅重臣,负责打理北面事宜。” 此言一出,算是对之前的京师争论彻底定下了基调,虽然未来大明还是会施行两京制,顺天府的首都地位得以保存,但很显然,行政中枢还是以南京为主。 紧接着,又有几个年轻士子或者官吏提问,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面圣,心中既惶恐,又兴奋,不少人连话都快说不清楚,更别说问出些什么有价值的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